"Heroes come and go, but legends are forever." -- XXL 美國職籃聯盟雜誌前總編輯 / 張瓏正

   張瓏正 Kenny Chang

   XXL 美國職籃聯盟雜誌前總編輯,對於 NBA 20年的權威觀察極具公信力。


2015年 8月,Kobe 再度來到台灣,事後回想,那是他以現役球員身份最後一次訪台。在台大體育館的活動現場尾聲,當「TAIWAN LOVE KOBE」的布幕從觀眾席上緩緩降下,伴隨《See You Again》的背景歌曲,在現場採訪活動的我,看著場中聚光的焦點,內心的悸動與忍不住泛紅的眼眶突然讓我知道,原來自己喜愛 Kobe 的程度,或是說受 Kobe 影響的程度,遠比自己以為的多出更多。


那時真的沒想過自己會為了 Kobe 如此,他投進絕殺球時沒有,他高舉冠軍盃時沒有,而是在當時似乎要與他說再見的那一刻。


2020年 2月,湖人隊主場響起了同樣的歌曲,同樣是向 Kobe 致意,同樣的讓人感動,但這回場中只有演唱者,這回不只是向球場上的 Kobe 道別。


自己從90年代之初接觸 NBA,那正是第一代公牛王朝建立的開始,也就這麼成了籃球之神的信徒。但相較於 Jordan 算是存在於我還是小球迷的那個世界,Kobe 算是更真實的存在,也因為工作關係而一路紮實地參與他的生涯,儘管從一開始是有些不以為然地看著這個被人們說是「Jordan 接班人」的小鬼,到在他身上真的看到有些熟悉的身影,再看到他在人們的愛恨交織中逐篇寫下自己的歷史,我對 Kobe 的感覺也有了不同階段的改變。


「我不想成為下一個 Michael Jordan,我只想成為 Kobe Bryant。」Kobe 曾這麼說,在我心中,當然只有一個Michael Jordan,但也只會有一個 Kobe Bryant,儘管他們就某些層面來說是如此相似。


同樣的執著,同樣的好勝,同樣的痛恨失敗但又不畏懼承擔失敗。

Image via CNBC

還記得 Kobe 曾說過他的腦袋無法處理「失敗」,如果要他坐在原地等著接受,承認自己是個 loser,那幾乎是比死去還糟糕。也還記得 Kobe 曾被問到個人生涯印象最深的致勝絕殺是哪一球時,他說那些絕殺球其實想起來也沒那麼重要,更重要的反而是那些他沒投進的,因為那些失手提醒了自己還有不足,還必須更加苦練。


這或許就是為何 18歲的他在菜鳥球季對戰爵士隊的季後賽,在關鍵的延長賽中投了四記籃外空心,球隊最終落敗,被人們嘲諷叫他還是回大學唸書後,並沒有就此打擊他才剛要起步的生涯,反而是成就了接下來的一切。這或許也是 37歲的他在生涯最終戰(同樣面對爵士隊)歷經最初前5次出手落空後,最後幾乎耗盡全力也要隻手帶領球隊逆轉戰局。

從最初到最後,不論是還年輕稚嫩或是已走到球員生涯的終點,他始終是那個不服輸的 Kobe。


當然,在追求卓越的背後,要付出的就比別人更多。也跟 Jordan 一樣,Kobe 不但會要求身旁隊友,更不會輕易放過自己。或許很多人都聽聞過 Kobe 在訓練方面對於自我要求的嚴格,事實上在過去多次採訪 NBA 球星訪台活動中,也不乏看到安排 NBA 球星進行訓練指導,但 Kobe 絕對是我看過其中最認真、最要求,也最注重細節的一位,沒有之一。

Image via forbes

在那些其實大可輕鬆帶過、露臉讓球迷看到就開心的活動,無論是2006年夏天首次訪台的「脫稿演出」,Kobe 以他所謂的「Black Out」訓練項目狠操包括 SBL 球員在內的與會學員,到生涯後期訪台指導「打出名堂」訓練營的年輕球員,從持球時的腳掌方向、第一步下球的肩膀角度、背框轉身時的跨步弧度等細節,他都是沒有打折、沒在客氣,沒有做對那就重來一次。


這或許也正是 Kobe 讓人又愛又恨的原因之一,即使過程可能會讓身旁的人不太舒服,但人們終究會瞭解到那就是 Kobe 之所以能成就偉大的堅持。《從痛恨到感激》,是我過去曾為 Kobe 的封面故事所下的標題,我想也應該是很多人對 Kobe 的感覺吧,甚至是那些與他對戰過的對手,還有那些曾經大聲噓他的客場球迷。


但跟場上的 Kobe 相比,場下的 Kobe 給我的感覺又很不同。過去也訪問過不少 NBA 球星,有些人在鏡頭內外是給人不同的距離,但在 2015年 Kobe 訪台時,我近距離在現場參與 Kobe 封面照的拍攝作業,那是沒有其他媒體攝影機或相機的場合,但 Kobe 在過程中不但相當尊重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,還很親切與一同入鏡的年輕球員們互動,以及後續接受我們獨家專訪時回答問題的感覺,會讓人知道那些是假裝不來的,那不是刻意創造的形象,不是官腔,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。


那是我雜誌工作生涯中很難忘的一次訪問,也讓我自己感覺似乎更靠近了他一些,更瞭解了他一點,即便過去編寫過數不清關於他的文章,但無論場上還是場下的 Kobe,都讓人們留下很深刻的回憶,包括我在內。

Image via independent

雖然這回「Mamba Out」不是放下麥克風揮手道別,但我相信留在人們心中的,不會只有球場上那些表現、數據,也不只是在 NBA 歷史上的紀錄、排名,更多的是他用自己20年生涯故事所寫下的那些曾經、所傳達的那些「曼巴精神」。


「當我聽到人們說自己從曼巴精神中獲得了啟發,我就覺得一切的努力、留下的汗水、那些凌晨起床練球的時刻都值得了。」


Heroes come and go, but legends are forever.







張瓏正 Kenny Chang



Bounce
EDITED BY Bounce
15 Feb., 2020 17:06
更多相關內容 MORE RELATED
trend